境外仲裁机构在境内仲裁能否 “乘风破浪”?
近年来,当事人约定由境外仲裁机构在中国仲裁的实例日益增加,并且其中不少案件都涉及到了在中国法院进行的相关司法审查程序。继最高院在2013年通过批复肯定了“龙利得案”仲裁协议的效力后,最高院在近年来又在多个类似案件中进一步认可了境外仲裁机构在境内仲裁的有效性,并明确了此类裁决在境内的法律地位。
在去年7月底司法部发布的《仲裁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中,我国已明确将境外仲裁机构在境内仲裁纳入了管理和规制体系,这标志着境外仲裁机构在境内仲裁又迈出了实质的一步。而在政策层面,北京、上海等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指引,鼓励境外仲裁机构进驻,从而加快将相关城市建立为国际或区域仲裁中心的步伐。
在这一背景下,也正值2022年中国仲裁周举办期间,我们邀请了仲裁理论
和实务界的从业人士,就境外仲裁机构在境内仲裁的前景和可能面临的挑战,以及仲裁程序中常见的专家证人提供证词的实践分享各自观点,凝聚共识,以期为该等制度在未来境内仲裁中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